
在首批入額法官集體宣誓儀式上的講話
- 更新時間:2021-02-26 17:56:00
-
動員大會發言稿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在首批入額法官集體宣誓儀式上的講話》,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在首批入額法官集體宣誓儀式上的講話第1篇
同志們:
按照上級法院安排部署,今天我們召開全院干警大會,隆重舉行**縣人民法院首批入額法官宣誓儀式,這是積極落實憲法宣誓制度、樹立審判機關良好形象、彰顯人民法官法治信仰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此,我謹代表院黨組對首次入額的法官表示熱烈的祝賀!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精心組織,強化舉措,法官員額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今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中國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書,明確指出法官員額制改革是推進法官隊伍正規化、職業化、專業化的重要舉措之一。9月7日,市中院召開全市司法體制改革工作推進會,會議要求“9月30日前全市法院要完成法官入額遴選考試、考核工作,11月底前入額法官必須上崗履職”。**法院對此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迅速行動,從9月8日至10月8日,經過方案報批、法官報名、資格審查、考試考核、民主測評、公開公示等嚴格程序,并按照1:1.1的差額遴選要求,院黨組決定將45名首批擬入額法官及時報上級有關部門審核定員。11月18日,經省法官檢察官遴選委員會審批,確定**法院首批入額法官41名,并于同日在省法院官網進行了為期5天的公示。11月24日,省法官遴選工作辦公室下發《關于XX市法院系統擬任員額法官的通知》,**法院41名入額法官人選名單正式出爐,標志著法官入額遴選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按照上級法院要求,經院黨組研究決定,已初步建立審判(執行)團隊,待報上級法院備案。
二、正確認識,理性對待,牢固樹立員額法官責任意識
法官員額制改革,既是司法責任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人員分類管理改革的基礎與前提。按照上級法院關于“法官入額遴選員額總量,在政法專項編制35%以內進行核定”的要求,目前我院法官71人,此次入額41人,意味著以前具備法官身份的30人即將面臨轉崗分流,這既是改革引發的陣痛,也是持續推動改革邁向縱深的關鍵。全院干警特別是此次未入員額的法官,要進一步強化對司改政策的解讀與領會,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和改革意識,正確認識改革不是簡單的升職級、漲工資,不僅要看到法官入額后的待遇保障,更要看到法官入額后將面對更高的辦案要求,更嚴的辦案責任和績效考核,不能只講待遇不講責任。同時,按照上級法院要求,連續兩年無正當理由未完成年度辦案目標任務的,按一定程序退出法官員額,實現員額的動態管理。法官員額不是“終身制”,下一步將著手建立法官員額退出機制,因故致法官員額缺失或因考核不合格的將退出員額,實行動態補充,以助于有能力、有擔當的干警進入法官隊伍,推動審判工作良性發展,確保司法改革有序推進。同時,保留法官身份而未入額的同志,仍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除輔助員額制法官辦理案件外,在改革過渡期,可以法官身份作為合議庭成員參與案件審理,或者根據安排承辦簡單案件,但不具有裁判文書簽發權,并且作為法官助理參加考核。
三、堅定信念,踐行理想,為依法治國貢獻更大力量
法官員額制改革是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是法官隊伍職業化、專業化、精英化的重要保證,是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根本舉措。國家對入額法官建立了區別于其他公務員的管理體制,法官入額后,擔子更重,責任更大,要求更高,標準更嚴。因此,今天的宣誓活動意義非凡,標志著每名入額法官已站立在職業生涯的新起點!在此,我謹代表院黨組,對41位入額法官提幾點期望和要求:
一是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保證,是實現依法治國的前提。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擔負著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使命,必須主動將法院工作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工作中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使審判工作自覺服從服務于黨的工作大局。在處理個案時,要善于把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有機結合起來,永葆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二是要始終堅持公正司法。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對于人民法院而言,實現公平正義,就是要讓當事人平等地行使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參與訴訟、平等地受到尊重;就是要讓有理無錢的人打得起官司、讓有理有據的人打得贏官司、讓打贏官司的人盡早實現權利、讓確有錯誤的裁判依法得到糾正。要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守法定程序、準確適用法律規定,以務實的態度和勤勉的作風,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是要始終堅持恪盡職守。要珍惜員額法官的身份和榮譽,忠于職守,勤勉敬業。在工作中要嚴格遵守法官行為規范,履職盡責、敢于擔當,面對日益增長的案件數量,要盡最大努力多辦案、辦好案,不斷在審判實踐中磨礪作風、提升能力、增長才干。要把學習作為終身任務,努力提升業務能力和實戰本領,立足類案、精研法理,以深厚的法學功底、嚴密的邏輯思維及良好的庭審駕馭能力,努力贏得人民群眾的認可,不斷提升司法公信力,立志成為審判一線的行家里手、辦案高手。
四是要始終堅持清正廉潔。形象系于公正,法威存乎民心。要從國家興亡、人心向背、政權得失的高度充分認識廉潔司法的重要意義。要自覺遵守法官職業道德準則,嚴格自律、行為檢點,自覺約束業外活動,培養高尚的道德操守。始終做到心存底線,堅持原則,不為金錢所誘,不為人情所擾,不為權勢所屈,牢牢守住做人、做事、用權的良知和底線。要嚴格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始終把紀律挺在前面,以良好的紀律作風和司法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尊重。
四、近期工作安排
離年終考核僅剩15天時間,從各項工作完成情況看,與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還有較大差距。一是爭創“兩個一流”工作推進緩慢,個別重點工作不僅未爭取到加分,反而被扣分,完成效果差;二是審判質效不理想,7項重點指標中有4項達到一流值,有2項僅達到最低考核得分,有1項未達到考核要求,進一步提升競位難度大;三是“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成效不突出,多功能執行指揮中心尚未建立,本地化查控系統建設相對滯后,懸賞執行還未發揮作用。
針對上述問題,必須堅定信心、咬緊目標、強化措施、抓緊落實。一是要深化認識,端正態度。認識問題,說到底就是責任心的問題,各牽頭領導和部門要進一步明確自身工作職責,以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的工作態度,始終對重大問題、重點工作緊抓不放,切實把情況搞準,把問題想透,確保各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二是要緊盯目標,強化責任。要嚴格對照“兩個一流”工作考核內容,逐項梳理,認真研究,立行立改,抓好落實。對審判質效工作,要堅持周報制度,特別是對有提升空間的弱勢指標,要切實抓好分析研判,增添工作措施,促進審判質效全面提升。三是要逗硬獎懲,嚴肅問責。“兩個一流”工作推進落實情況是各部門及干警個人年終評先評優和晉職晉級的重要依據。對工作推進不力、不抓不管或工作出現重大失誤的部門和個人,將根據責任性質和具體情況嚴肅問責,以倒逼工作推進與落實。
同志們,員額法官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和使命,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時刻銘記誓言、堅守信念、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努力爭做一名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法律、無愧于時代的人民法官!
謝謝大家!
在首批入額法官集體宣誓儀式上的講話第2篇
天津二中院舉行新入額法官憲法宣誓儀式暨新入額法官任職集體談話。宣誓儀式由院黨組書記康建茂同志監誓,在領誓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天津市法院辦案標兵吳文琦的帶領下,新入額法官面向國旗進行了莊嚴的憲法宣誓。
宣誓儀式結束后進行集體談話。7名同志代表新入額法官在會上作了表態發言。
院黨組書記康建茂同志代表院黨組對新入額法官進行任職談話和廉政談話,就作為一名員額法官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提出具體要求。
01提高政治站位
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旗幟鮮明地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始終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時刻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法官身份,突出政治要求和政治標準,在執法辦案過程中堅持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02樹立職業尊榮感、使命感
珍惜來之不易的員額法官身份,珍惜院黨組和干部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在即將開始的法官職業生涯中,要志存高遠,肩負起一名法官所應承擔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洗盡鉛華,艱苦錘煉,盡快實現向一名優秀法官的蛻變,不辱使命,不負眾望。
03加強學習,敢于擔當作為
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不斷地向書本學、向審判實踐學、向老法官學、向做出突出業績的同事學,要有善于作為的能力本領,要有沖鋒陷陣的作為和精神,要有“工匠精神”,對案件負責、對法律負責、對人民群眾負責,把審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辦成“鐵案”。
04知敬畏守底線
牢記權力始終伴隨著責任,對權力永遠懷有一顆敬畏之心,時時處處堅守底線思維。要以違紀違法反面典型案例為鏡為鑒為戒,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算好人生“政治賬”“榮譽帳”“經濟賬”“家庭賬”“自由帳”,不斷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拒腐防變的定力,自覺維護司法權威和法院形象。
在首批入額法官集體宣誓儀式上的講話第3篇
法院舉行首批入額法官宣誓儀式。達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吳立巖出席儀式并講話,二級高級法官、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易曉東領誓。在宣誓儀式上,4名法官代表簽訂了承諾書。
吳立巖指出,法官入額是榮譽,是使命和追求,更是責任和擔當。他希望大家牢記誓言,不忘初心,忠誠履職,不辱使命,爭做讓黨委放心、讓人民安心的合格法官。法官們應恪守法治原則,忠誠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堅守法治理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永葆忠于黨和國家的政治本色。
此次達州中院員額制法官遴選,經過動員部署、考試考核、民主測評、公示等環節,產生首批入額法官42名。入額法官具有較好的法律素養和豐富的審判工作經驗,為法官隊伍走向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