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文明樹新風倡議書
- 更新時間:2021-02-09 15:08:38
-
動員大會發言稿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講文明樹新風倡議書》,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講文明樹新風倡議書第1篇
當前,在黨委和局的正確領導下,在我局的建設小康社會宏偉藍圖已經繪就,前進的步伐已經邁出,我局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的大好形式下,我們創建文明單位先進集體聯合發出倡議:廣泛深入開展“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為推進我局兩個文明建設同步向前發展,做出我們新的貢獻。
一、 要提高對展開“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重要意義的認識
近年來,在黨委和局的正確領導下,全局通過開展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使職工群眾的文明素質明顯提升,我局的城鎮環境建設力度不斷加大,職工群眾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但是,按照新世紀伊春人形象的六條標準要求和文明城鎮建設的標準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在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疫情”使我們受到了嚴峻的挑戰,也給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通過這場無硝煙的戰斗使我們深刻認識到,提升文明素質,改掉不良習慣,創建文明環境,勢在必行。因此我們積極響應黨委和局的號召,參與到“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中來,在精神文明建設的活動中帶個好頭。
二、要從具體的事情抓起,把“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不斷引向深入
我們要按照《*****“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方案》要求,從長遠著眼,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從日常的具體行為抓起。
在林場所、農場重點要抓好“六要”以創建優美的環境,即柴草要出場;禽畜要圈養;廁所要干凈;庭院要整潔;道路要平整;垃圾要統一處理。
在城鎮重點要抓好“十不”以改掉不良的惡習,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即不隨地吐痰便溺;不亂扔臟物廢物;不說粗話臟話;不亂貼亂畫;不攀折花木;不損害公物;不違反交通規則;不打仗斗毆;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沾染黃、、毒。
三、要發揮好文明單位的典型示范帶頭作用,通過開展“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倡導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
要加強科普和法制教育,深入學習宣傳《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文明公約》、《文明守則》、《治安處罰條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及《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不斷提高職工群眾的文明道德水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遵紀守法意識,堅決同封建迷信、反科學、偽科學和做斗爭。我們要在深入實施“愛民工程”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爭做“三個模范”,即在單位做文明職工,做實踐職業道德的模范;在家庭做文明成員,做實踐家庭美德的模范;在社會做文明公民,做實踐社會公德的模范。以不斷提升文明品位。
四、要選準切入點,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使“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貫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
要把“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與創建文明單位、文明行業、創建學習型單位等活動結合起來,做到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使公民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貫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我們要按照黨委和局的部署建立長期的教育管理機制,努力實現活動經常化、制度化。要從現在開始,從自我開始,要從一點一滴抓起,常抓不懈。一切遺風陋習要堅決改掉,一切高尚的道德風尚要大力弘揚。
五、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取得實效
我們要切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和領導,制定方案,明確責任,細化標準,全力組織實施,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讓我們在黨委和局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團結一心,奮力拼搏,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早日實現林區的小康社會,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發起單位:(略)
****年8月30日
講文明樹新風倡議書第2篇
1_講文明樹新風倡議書
山西省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間習俗眾多,但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科學知識的普及,一些習俗已明顯不合時宜,特別是婚喪嫁娶等活動中的鋪張浪費、封建迷信、低級粗俗等陳規陋習,敗壞社會風氣、損害人際關系、浪費社會財富,有悖中華傳統美德,影響社會文明進程,廣大人民群眾不勝其煩、欲罷不能、反應強烈。為進一步弘揚優良傳統,凈化社會風氣,建立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領全社會以實際行動移風易俗,革弊立新,我們向全辦干部職工倡議:
一、婚事雅辦。提倡不比排場,不比彩禮,不給家庭增添不必要的負擔。提倡舉辦莊重儉樸、溫馨祥和的新式婚禮,以參加公益活動、夫妻共植紀念樹、文明旅游等方式紀念新婚。避免婚車堵路、炮聲擾民等不良現象。文明迎新娘、文雅鬧洞房。
二、喪事簡辦。提倡厚養薄葬,縮短下葬時間,減化喪葬程序,有條件的地方盡量火葬。盡量不在街道、廣場和居民小區等公共場所搭建靈棚、演奏高音哀樂。提倡以“獻一束花、植一棵樹、敬一杯酒、開一個家庭追思會”等方式祭奠逝者。堅決摒棄設道場、搞占卜、撒紙錢等封建陋習。
三、節儉操辦。提倡節儉辦理婚喪嫁娶等有關事宜,盡量降低宴請的次數和標準,盡量減少邀請的對象和范圍,盡量降低使用車輛的數量和檔次,盡量減少餐桌上、車輪上的浪費。老人過壽、新居落成、子女滿月、升學等喜慶事宜,盡可能只在直系親屬范圍慶賀。
革弊立新,勢在必行;移風易俗,利國利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激濁揚清,以健康文明、勤儉節約、崇尚科學為榮,以大操大辦、奢侈浪費、愚昧無知為恥,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做新風正氣的積極倡導者、主動傳播者和自覺實踐者,不斷為社會注入正能量,讓山西更文明,讓生活更幸福,為我省“凈化政治生態、實現弊革風清、重塑山西形象、促進富民強省”做出新貢獻!
2_講文明樹新風倡議書
全區廣大師生、職工、青年和婦女朋友們:
中華民族歷來有扶貧濟困、樂善好施、尊老愛幼、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在全區開展的`“日行一善”活動中,廣大師生、職工、青年和婦女要弘揚雷鋒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凝聚起強大的道德力量,為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作出新的貢獻。為此,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一、日行一善,傳承美德。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每一個公民應擔負的光榮義務。按照自治區文明委的要求,我們要積極投身于“日行一善”活動,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每天堅持做一件好事,體會做好事給別人帶來的方便和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要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弘揚文明新風尚,在家庭做個好成員,在單位做個好職工,在社會做個好公民。
二、日行一善,小事做起。古人說得好: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要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崇尚“為善最樂”,在“日行一善”活動中,把做小事、做好事當做一種生活習慣,規范自己的行為,當他人遇到困難時,伸出你的雙手,奉獻你的愛心;在得到他人幫助時,應做到心存感激、知恩言謝。
三、日行一善,誠實守信。針對道德領域存在的誠信缺失、公德失范等現象,我們要以誠實守信為立身之本,有法必依,有諾必踐,在黨政機關“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在窗口行業“誠實守信、優質服務”,在各類企業“負責任地做產品”。要熱情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和慈善事業,在實踐中培養樂善好施的品質、高尚的道德精神。
四、日行一善,奉獻他人。在各地開展“日行一善”活動中,我們要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創新活動載體,深化服務內涵,開展敬老、愛幼、幫農民工、助殘等志愿服務活動,重在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培育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風尚,促進良好社會風尚和融洽人際關系的進一步形成和發展。
五、日行一善,善行一生。我們要通過“日行一善”活動,培養自己的行善、樂善品質,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讓行善成為一種理念、一種習慣、一種風氣,做到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學校尊敬師長,在社會奉獻他人。要通過日積月累,逐步實現由“日行一善”到“日行多善”,再到“天天行善”,最終達到“善行一生”的目的。
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投入到知善、行善、揚善和樂善的行列中,充分發揮精神文明建設生力軍的作用,給他人奉獻一份愛心,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推動我區精神文明建設邁上新的臺階,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3_講文明樹新風倡議書
全州各族人民:
云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將于2010年8月18日—26日在文山舉辦。這是展示我州建設成就和各族群眾良好精神風貌的一次難得的機遇,也是對全州各族人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一次檢驗。為此,文山州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決定在全州開展“迎省運、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活動,并向全州各族各界群眾發出倡議:
1、爭當文明使者,樹立文明新風。要身體力行、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禮貌待人。理解尊重他人,與人和睦相處。講普通話,用文明語,不說臟話,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嬉鬧。要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反對封建迷信,自覺抵制黃毒等社會丑惡現象,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設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亂停亂放車輛,不亂穿馬路,不闖紅燈。自覺排隊乘車,不爭搶座位,主動為乘車有困難的人讓座。不損壞公共設施,不損害花草樹木,不亂擺攤設點,不亂貼亂畫,做一個文明的公民。
3、維護公共衛生,美化城鎮環境。舉止要文明,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踴躍參加愛國衛生運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清潔家園,治理公共環境,使大街小巷,樓道墻角潔凈美麗。
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人人爭當文明使者,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共同譜寫美好生活新篇章,建設我們整潔、文明、美好的和諧家園,為建設富裕文明開放和諧文山做出積極貢獻!
講文明樹新風倡議書第3篇
全體同學:
為積極響應學校構建文明和諧校園的號召,落實我校《關于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以“文明、秩序、安全、和諧”為主題的創建良好校園環境活動的實施方案》文件精神,依照《加強學生遵守校園秩序及文明行為實施方案》文件要求,進一步把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引向深入,加強我校學生遵守校園規章制度意識,提高在校大學生文明素養,努力創建“文明有序、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我校大學生自律委員會特向全體在校學生發出如下倡議:
一、嚴肅校風校紀,摒除校園內不文明行為
1.學生要穿著整齊,舉止文雅,不勾肩搭背、過分親密。禁止佩戴與學生身份不符的各種飾物。
2.學生不應在校園內有打架斗毆、說臟話等不文明行為。
3.學生不應在校園內隨處吸煙,大學生應自覺維護自身形象。
4.學生不應踐踏草坪,注意行為規范。
二、維護自身安全,構建和諧校園
1.學生在校期間,應依法履行學生應有義務,遵守憲法、法律、法規;遵守學校管理制度;學生不應有曠課,遲到早退等行為。學生應按時歸寢,不應晚歸或不歸。努力學習,完成規定學業;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范。
2.學生要遵守交通規則。不可數人同排橫行,不走機動車道,穿越馬路要走人行橫道,不亂穿街道或攀越街道護欄,騎自行車要注意安全和謙讓,特別是在學校丹東路正門過馬路時,按交通規則要走過街天橋。
同學們,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同在一個校園里,希望全校學生以共建“和諧校園”為己任,共同努力,用我們的雙手,塑造文明有序、安全和諧的校園。
校大學生自律委員會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