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貓頭鷹吃什么?貓頭鷹的特點,貓頭鷹圖片
- 更新時間:2014-05-20
-
生活百科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貓頭鷹吃什么?貓頭鷹的特點,貓頭鷹圖片》,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貓頭鷹(也作梟"xiāo" ,鸮"xiāo")眼周的羽毛呈輻射狀,細羽的排列形成臉盤,面形似貓,因此得名為貓頭鷹。別名神貓鷹。
它周身羽毛大多為褐色,散綴細斑,稠密而松軟,飛行時無聲。頭大而寬,嘴短,側扁而強壯,先端鉤曲,嘴基沒有蠟膜,而且多被硬羽所掩蓋。
它們還有一個轉動靈活的脖子,使臉能轉向后方,由于特殊的頸椎結構,頭的活動范圍為270°。左右耳不對稱,左耳道明顯比右耳道寬闊,且左耳有發達的耳鼓。大部分還生有一簇耳羽,形成像人一樣的耳廓。聽覺神經很發達。
貓頭鷹的視覺敏銳。在漆黑的夜晚,能見度比人高出一百倍以上。但貓頭鷹是色盲,也是唯一不能分辨顏色的鳥類。和其他的鳥類不同,貓頭鷹的卵是逐個孵化的,產下第一枚卵后,便開始孵化。貓頭鷹是恒溫動物。
貓頭鷹絕大多數是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白天隱匿于樹叢巖穴或屋檐中不易見到。 貓頭鷹和人一樣,睡覺的時候眼睛完全是閉著的。和人不一樣的是,它們白天睡覺晚上精神。貓頭鷹乏了的時候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兩只眼睛輪流休息。睜開眼睛的時候則堅決是醒著的。 貓頭鷹一旦判斷出獵物的方位,便迅速出擊。貓頭鷹在撲擊獵物時,它的聽覺仍起定位作用。它能根據獵物移動時產生的響動,不斷調整撲擊方向,最后出爪,一舉奏效。
貓頭鷹的食物以鼠類為主, 也吃昆蟲、小鳥、蜥蜴、魚等動物。它們都有吐“食丸”的習性,其素囔具有消化能力,食物常常整吞下去,并將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骨骼、羽毛、毛發、幾丁質等殘物渣滓集成塊狀,形成小團經過食道和口腔吐出,叫食丸,也叫唾余。貓頭鷹是益鳥,也是我國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我國民間有“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不怕夜貓子叫,就怕夜貓子笑”等俗語,常把貓頭鷹當做“不祥之鳥”,稱為逐魂鳥、報喪鳥等,古書中還把它稱之為怪鴟、鬼車、魑魂或流離,當做厄運和死亡的象征。